神如何安慰: 神通过祂的同在安慰我们. 祂与哀恸之人同行, 并赐下祂的平安和力量(诗篇34:18a “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”). 祂还会差遣圣灵“保惠师”与圣灵一同带来内心的平安和希望(约翰福音14:26). 神通过祂的应许为我们带来永生的盼望, 所有的忧伤都将被擦去(启示录 21:4). 属灵的哀悼: 从灵性层面讲, 哀恸反映了一颗因犯罪及其造成的痛苦而破碎的心. 耶稣经常呼吁人们悔改, 呼吁人们为自己的罪哀恸并回到神面前(路加福音13:3). 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寻求神的赦免时, 这种哀恸会导致救赎和从罪中重生. 我们因世上的事困扰而心碎时, 我们会为世上的不公正、痛苦和苦难而忧伤, 并渴望神的国降临. 耶稣应许那些真正为罪哀恸的人会因祂的赦免和恩典得安慰. 哀恸的同时“有福”似乎是矛盾的. 然而在圣经意义上, “有福”(来自希腊语 “makarios”)指的是一种内心的喜悦和蒙神恩典的状态, 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. 这种福气来自神赐给忧伤之人安慰和治愈的应许.
我们怎样才能哀恸却又得到福气? 鼓励信徒将他们的悲伤带到神面前. 相信祂有能力赐下平安和治愈. 祈祷、敬拜和思想圣经是体验祂安慰的有效方式. 基督徒的哀恸并非没有希望.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:13中写道, 信徒悲伤时仍带着基督里永生的指望. 这种盼望让我们能够怀者对神应许的信心去面对损失. 正如神安慰我们一样, 我们也被呼召去安慰忧伤的人(哥林多后书1:3-4). 同情、同理心和支持的行为反映了神的爱, 并为哀恸之人提供了切实的安慰. 马太福音5:4强调了天国的反文化价值观. 虽然世界常常将福气等同于幸福、成功和安逸, 但耶稣将其重新定义为神的恩典和同在, 即使在忧伤之时也是如此. 世界认为哀恸是消极的应该避免. 然而, 神认为哀恸是打开属灵安慰和改变之门的机会. 马太福音5:4最终的实现是在耶稣于十字架上的工作. 祂承担了人类的罪和忧伤的重担, 为所有来到他面前的人赐下安慰和救赎. 以赛亚书53:4a说:“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, 背负我们的痛苦”. 对于基督徒来说, 耶稣理解我们的忧伤, 并通过祂的牺牲给与安慰. 为罪哀恸会导致通过十字架的救赎. 这一篇八福指出了信徒在新天新地将体验到的终极安慰. 启示录21:4a描述了“不再有死亡, 也不再有悲哀、哭号、疼痛”的时代. 这一应许给予信徒希望和力量来忍耐当前的忧伤.
我们反思一下: 1. 在哀恸时你怎样体验到神的安慰? 2. 你是否为这破碎的世界和自己的罪而哀恸? 3. 你怎样安慰忧伤的人?
结论: 马太福音5:4概括了那些在个人和属灵层面哀恸之人可以获得的希望和安慰. 耶稣应许他们的忧伤不会白费, 而会带来属灵的安慰、治愈和喜乐. 这一篇八福邀请信徒相信神的信实和拥抱天国的视角, 并将祂的安慰延伸到他人身上. 在一个充满忧伤和破碎的世界里, 马太福音5:4仍然是一个跨时代的提醒, 提醒我们神的怜悯和我们在祂里面的盼望.
陈铭译